亞心網訊(首席記者 劉書成)11月3日,北大匯豐商學院客座教授許健接受了記者採訪,他就國內目前金融形勢、民營銀行前景談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 11月1日,烏魯木齊市,許健就中國經濟金融走勢及十八屆三中全會瞻望做發言。亞心網記者 馬元 攝
  ??? 記者:基金公司扎堆淘寶開店、百度也推出了理財產品,近期網商紛紛涉足金融市場,這會給金融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
  許健:這些統稱為網絡金融產品,雖然目前網絡金融產品還有些爭議,但整個互聯網發展過程對金融市場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比如交易方式,最主要的就是手機銀行和網絡支付方式的應用,這些應用使得金融產品交易變得很方便,點一下網頁或手機就可以購買產品。
  但是網絡金融只不過是交易方式上的不同,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便利化,本質上與傳統銀行的金融產品並沒有什麼不同,並不代表就能降低風險。
  大家購買網絡金融產品後,做網絡金融產品的網商拿了錢做什麼呢,一定是做項目,因此,網絡金融產品是否有風險還是要看投資項目和整體經濟環境,在我看來,基金對應的是資本市場,而資本市場就是不賺錢的市場。
  記者:資本市場是不賺錢的市場?
  許健:你炒股嗎,虧錢嗎?我身邊認識的人裡面,炒股不虧錢的很少。為什麼產生這種現象?
  因為不少上市公司質量比較差,上市公司自己都不掙錢怎麼能讓股民掙錢,今年年內IPO重啟比較困難,就是因為有大量問題需要解決,一些擬上市公司為了上市粉飾報表,還有些公司財務不實或者業績太差。所以,股民怎麼會不虧錢?
  記者:即將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給A股市場帶來怎樣的波動?
  許健:這次三中全會將會帶給大家翹首以盼的改革力度。
  日前,國研中心首次向社會公開了其為三中全會提交的“383”改革方案總報告全文,報告強調,新一輪改革目標是建立富有活力、創新導向、包容有序、法治保障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具體措施是推動完善市場體系、轉變政府職能、創新企業體制的“三位一體”改革。
  報告認為,“三位一體”改革的關鍵在於“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為此必須推動行政管理體制、壟斷行業、土地制度、金融體系、財稅體制、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創新體制以及對外開放等8個重點領域的改革。
  這些改革舉措釋放出對A股市場利好信號,但具體是怎樣的波動,再過幾天,會議召開的時候就知道了。
  記者:即將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在金融領域改革方面會有何突破?
  許健:今年6月1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了推動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的政策措施,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金融機構重組改造,探索設立民間資本發起的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和金融租賃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
  國務院首提探索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意味著政府將進一步降低金融機構的準入門檻。民營銀行可以不由銀行金融機構發起設立,而是由民間資本來主導設立,這將是今後高層構想未來金融改革的主要突破口。
  另外,此次會前釋放出政府職能轉變,減少政府干預權力,減少對經濟和社會事務的直接管理的信號,這都意味著在金融領域將讓市場發揮更大的作用。
  記者:近年來,民間資本設立民營銀行雖然一直有諸多鼓勵政策的支持,但卻一直是“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狀態,各種被稱之為“玻璃門”“彈簧門”的障礙讓民間資本的“銀行夢”始終無法實現,此次再度提出有何不同?
  許健:市場普遍對設立民營銀行有幾大擔憂,一是風險性大;二是專業性強;三是擔心股東行為不當,如出現關聯交易和“跑路”。
  不過,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監管和內部治理予以解決,不應該成為民資入場的障礙。
  今年7月,國務院“金十條”發佈,鼓勵民間資本設立銀行。今年8月9日,銀監會對修訂《中資商業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公開征求意見,在征求意見稿中,銀監會對於境內金融機構發起設立中資銀行的要求有所放鬆,去掉了“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不低於8%,非銀行金融機構資本總額不低於加權風險資產總額的10%”等,以及一些硬性的資產要求。
  同時,還去掉了舊辦法中的“地方政府不向銀行投資入股,不干預銀行的日常經營”,這被市場解讀為,在監管政策上給民營銀行鋪路。
  記者:在滬深交易所每日的公告欄中,細細搜索總能發現一些與民營銀行相關的公告,國家工商總局公示信息顯示:蘇寧銀行、華瑞銀行、蘇南銀行、錫商銀行、中聯銀行等民營銀行的名稱獲得核准,新疆此前也有企業期望開辦村鎮銀行或者社區銀行,為何民營資本如此熱衷銀行?
  許健:金融是社會財富形成的最關鍵的部門,金融機構市場準入對民營機構放開是完善市場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需要,跑步掙錢是保險公司,睡下來掙錢是銀行。
  賺錢顯然是民間資本涉足民營銀行最大的動力。在每次的季報、年報中,上市銀行都是最賺錢的“高富帥”,長期被冠以“暴利”的惡名。但在這種“指責”背後,卻是許多民營企業掩飾不住的羡慕和嫉妒。
  即使在今年飽受利率市場化衝擊、壞賬風險侵襲等不利因素影響,商業銀行凈利潤增速大幅放緩,但16家上市銀行上半年仍凈賺6117億元,占據了全部上市公司的半壁江山。
  不少中小銀行凈利潤增速超過20%,如此強勁的賺錢能力,也難怪眾多企業為了民營銀行牌照“擠破頭”。
  此前商業銀行沒有對民營資本開放,因此民營資本就無法分享存貸利差帶來的豐厚利潤,如今銀行業向民資開放的“發令槍”舉起,各家企業自然趨之若鶩蠢蠢欲動。
  記者:民資進入後,銀行業還能“躺著掙錢”嗎?
  許健:健康的銀行體系應該是有層次的,不能只搞大銀行,也需要小銀行、民營銀行。這樣實體經濟大量未被滿足的融資需求,才能夠得到很好的滿足。
  民營銀行進一步放開之前,需要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和宏觀審慎監管體系,存款保險制度可以把銀行的損失與存款人的損失隔離開,而宏觀審慎監管體系可以隔絕單一問題銀行的風險傳導。
  當前銀行的退出機制不完善,擴大試點需慎重。未來不排除中國出現數百家甚至數千家民營銀行。
  但民營銀行的大量出現,一定是在利率市場化改革完成之後,也應該在存款保險制度建立之後。
  記者:今年7月,央行宣佈全面放開貸款利率管制,何時放開存款利率市場化?
  許健:當前我國金融改革正行至關鍵階段,市場化改革逐步提速。經過多年的利率市場化改革,目前我國債券、票據和貨幣市場的利率都已實現市場化,需要推進的主要是銀行利率的市場化。
  今年7月,央行宣佈全面放開貸款利率管制,邁出了銀行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關鍵一步。
  下一階段,央行將從在銀行間市場上發行同業存單入手,待條件成熟時發行面向企業及個人的大額存單,逐步擴大金融機構負債產品的市場化定價範圍,穩妥、有序地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
  (編輯:王建隆)  (原標題:北大匯豐商學院客座教授許健展望三中全會 民營銀行是金融改革主要突破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40kajx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